在臺灣服務地點

安溪寮聖家堂

長期以來,安溪寮聖家堂的教友寥寥無幾。「福傳」成了我們在這裡最美麗。卻也最受挑戰的使命,我們在臺灣的使命,第一步即為走出去與更多不認識天主的人相處並建立關係。聖若望會在安溪寮深耕三十年,目的就是為了愛這裡的居民,並且不計代價、不求回報地為他們付出。我們的一切作為,不在於改變他們的宗教信仰,而是努力將天主給我們的愛分享給他們。

聖若望會在安溪寮聖家堂堂區,最主要的活動如下:

每週二於安溪寮夜市擺設十元可麗餅攤位。多年來以超低虧本價與大家分享來自法國的道地小吃,並且藉此機會與在地村民更進一步來往,融入他們的生活。小朋友們持別喜歡到這個的攤位來,一起玩,一起動手煎可麗餅。家長及其他人則會找我們聊天,交換生活訊息等。

安溪寮聖家堂也定期為在地的小朋友華辦活動,主題多配合教會與臺灣的節慶(聖誕節、復活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會士們自各方尋找資源,使活動內容更豐富:主日學、帶動唱、基礎英語課程、手工藝、團康遊戲等。透過這些活動讓孩子們體會到教會是對眾人開放的,眾人在此如同家庭與家人一般。希望小朋友們藉此找到歸屬感,與教堂建立關係。

位於偏僻地區,安溪寮早已成為臺灣人口外移與隔代教養的典型寫照。村中住戶性質多是獨居老人,中低收入戶等。會士們常參與里長、里幹事及關懷小組去拜訪弱勢住戶,並提供一些生活所需物質。這些弱勢住戶,不但需要物質上的幫助,也很需要我們的關懷,藉這樣的往來互動,天主無私的愛常常做工,感動許多人。

另外會士們也與附近的中學學生多有互動,長期提供法語課程、社團課程等。以此發展出的「法國之旅」,每年暑假時都吸引學生參加,已經舉辦多年,廣受好評。縱然這些學生們來自不同的信仰,藉著法語課程及對法國文化的介紹,認識不一樣的文化背景,也能從熱心的法國教友家庭體會到信仰生活及教會的溫暖。

安溪寮聖家堂是天主賜給我們最好福傳的地方,雖然教友不多,但代表我們能努力與進步的空間更大。聖若望會期許要繼續在此撒種,在下一個三十年,六十年,甚至一百年中,將天主對世人的愛,以生活的見證和分享,傳遞給此地可愛的居民。

菁寮聖十字架堂

本堂建於1960年,隸屬於天主教臺南教區,1991年委任「聖若望會」管理:教堂由1986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建築最高榮譽,亦被喻為建築的諾貝爾獎得主德國人波姆(GottfriedBoehm)所設計,這使得菁寮天主堂長期以來受臺灣建築學界的關心注意,近幾年來觀光客、民間與學術團體到訪日益增多,這使得本堂增加許多向非教友介绍耶穌,傳播福音的機會。

教堂以其建築風格聞名,亦是深討「聖若望會」會祖——費道明神父的「藝術哲學」之最佳具體、動態、生活化模型!在此空間,從哲學角度而言,符合「我由藝術,走向尋求智慧、渴望真理的道路」;從靈修神秘學的角度而言,蘊藏「心靈邁向天主的旅程」…在這裡,我們與自己,與天主,相遇、相知、相許……

臺南青年中心

「基督知道『在每個人心裡有什麼』(若二25),特別是在年輕人心裡蜜汁麼、祂也懂得給年輕人的問題真正的解答!即使只要求很高的答案。年輕人也不會逃避,而且也可以說,他們還引頸期待。

青年中心正在實現它的初衷——為了青年而建立的中心。年輕人在這裡聚會、活動,也籌備活動:在這裡聊天、讀書、一起吃飯、起玩樂,也一起尋找真理。每週的讀經、青年道理班、慕道班、哲學課、每個月初的音樂祈禱晚會…是青年們認識耶穌光芒的途徑。每週也安排了一個小時的明供聖體,每週固定主日彌撒。信任年輕人在資訊轟炸的時代,依然能夠朝拜耶穌,依然願意安靜地在主內休息。在這裡,年輕人奮力地尋找自己,在職青年也在這裡與學生共融,彼此認識,也彼此祈禱。

正因為看到年輕人的需要,我們願意付出更多,讓更多青年認識這裡,更發現這裡的美好。讓年輕人知道,有個地方是年輕人的家。

健康照護牧靈工作

2013到2014年間,再次抵達臺灣的畢神父和一位願意奉獻時間且富有經驗的教友,在評估過臺漸教區的需要後,認為適合在健康照護抆靈領域做些事情。

當時在臺南教區中並沒有健康照護牧靈和醫療相關的負責人或委員會,因此必須組織健康照護牧相關人員。

儘管受到質疑,但當時的教區秘書長、堂區神父和教區人員很快就感受到,教會和社會對此需要的服務是具有迫切性的。按照教會的指示和聖若望保祿二世在羅馬成立的健康照護委員會原則。我們在主教的許可下於2015年5月成立「臺南市天主教守護生命關懷協會」,該年9月8日建立病探關懷陪伴志工隊。規劃安排志工培育的課程,二十幾位志工動員起來,其中幾位並取得靈性關懷人員的認證資格,能在醫院中進行靈性關懷陪伴事工。除了定期探訪和陪伴重症患者外,也舉辦活動讓醫療人員得到支持。

從2016年起,便在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發起「2016年世界病友日關懷感恩音樂會」的活動。這樣的活動2017、2018接著在安南醫院再度展開。自2017年3月開始展開和安南醫院的合作——我們的志工成為「安南醫院關懷志工」——這個經驗非常寶貴,能讓大眾看見靈性關懷的需要和我們天主教會回應的方式。

事實上,我們發現基督徒的見證也可以是非常強烈的。病友的感激和等待越來越顯露,我們所服務的病友95%非基督徒,但他們都接受我們的靈性關懷及陪伴,但莊稼多而工人少,即便這服務是開放給每一個人加入的!

教宗方濟各今年在世界病人日寫的文告中,特別提及聖母瑪利亞和聖若望。這不正是對我們聖召的確認:默觀天主羔羊的奧秘,並與之同受苦嗎?